收藏本站 | 【登录 / 注册
故事
音频
成语故事改编400字 成语故事改编400字作文
发布时间:2024-05-19 04:55:37·浏览量:6084

大家好,感谢邀请,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成语故事改编400字的问题,以及和成语故事改编400字作文的一些困惑,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,也没有关系,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,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,解决大家的问题,下面就开始吧!

本文目录

  1. ,,新编成语故事350~400字
  2. 中国春秋时期的成语故事400字数
  3. 成语故事作文400字

一、,,新编成语故事350~400字

1、楚庄王即位了三年,没管理过国家大事。大臣伍举很着急,进宫去对楚庄王说:

2、“大王,我有个谜解不开,想请您猜一猜。”楚庄王说:“您就说吧!”

成语故事改编400字 成语故事改编400字作文

3、伍举说:“有一只鸟停在南山上,三年来不飞也不叫,这是什么缘故呢?”楚庄王笑笑说:“三年不飞,为了让翅膀长得坚强些;三年不叫,为了看看周围的情形。它虽然不飞,一飞起来就直冲云霄[yún-xiāo];虽然不叫,

4、一叫出声就让人吃惊(一鸣惊人)。您放心吧,我知道您的意思了。”又过了半年,楚庄王亲自管理起国家大事来。他废除了不合理的法令,

5、制定了新的法令;罢免了不称职的大臣,请有学问的人来帮他办事。楚庄王把楚国治理得很好,后来成了各国君主的首领。

6、“一鸣惊人”用来比喻一个一向默默无闻的人,忽然有了使人吃惊的表现。

7、魏王[wèi-wáng]和赵王订了和好的条约,要把儿子送到赵国的都城邯郸

8、[hán-dān]去作抵押,派大臣庞葱[páng-cōng]陪去。庞葱临走之前,对魏王说:“如果有一个人报告大王说:大街上来了一只老虎。大王相信不相信呢?”

成语故事改编400字 成语故事改编400字作文

9、魏王回答说:“我不相信。老虎怎么会跑到大街上来呢?”庞葱接着问:“如果有两个人说,大街上来了一只老虎。大王相信不相

10、信呢?”魏王回答说:“两个人都这么说,我倒半信半疑了。”

11、庞葱又问:“如果三个人都这么说,大街上来了一只老虎。大王还相信不相信呢?”

12、魏王回答说:“大家都这么说,我只有相信了。”庞葱说:“老虎不会跑到大街上来,这是谁都知道的。只因为三个人都这么说,大街上的老虎就成了真的了。我想邯郸跟大梁(魏国的都城)比宫里跟大街远得多,只怕背后议论我的人还不止三个,请大王仔细考查才好。”魏王点头说:“我知道了,您放心去吧!”庞葱于是陪着魏王的儿子上赵国去了。后来果然有许多人说庞葱的坏话,魏王听了果然相信了,就不让庞葱再去见他。

13、“三人成虎”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。一个谣言因为说的人多了,听的人

14、就信以为真,可以用“三人成虎”来比喻。

15、有个人被老虎吃掉了,变成了鬼。他做了鬼还非常怕老虎,自己愿意给老虎当差。老虎捉人吃的时候,他就跑在前头,挡住人的去路。老虎把人咬死了,他就把死人的衣服脱掉,让老虎吃起来又方便,又痛快,他就这样一心一意地帮助老虎杀人。

成语故事改编400字 成语故事改编400字作文

16、“为虎作伥”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。“伥”是被老虎咬死的人变成的鬼。故事当然是迷信传说,这个成语可经常有人用,用来比喻有人把坏人当作主子,专门帮助他干坏事儿。

17、跟“为虎作伥”意思相同的成语有“助纣为虐[zhù-zhòu-

18、wéi-nüè]”。“纣”是商代最后一个王,是一个暴君。“为虐”是残害百姓的意思。

19、孟轲[mèng-kē]就是孟子,是战国时候人。

20、孟轲来到魏国[wèi-guó],魏惠王常常请他进宫去谈话。有一回,魏惠王对孟轲说:

21、“我治理国家,真是费尽了心力。河内(在现在河南省济源县一带)的年成不好,我就让河内的百姓搬一部分到河东(在现在山西省安邑县[ān-

22、yì-xiàn]一带)去,又把河东的粮食运一部分到河内去。河东的年成不好,我也这么办。我看邻国的国君,没有哪一个像我这样操心的。可是邻国的百姓不见减少,魏国的百姓不见增多,这是什么缘故呢?”

23、孟轲说:“大王喜欢打仗,我就拿打仗来打个比方吧。战鼓咚咚地敲起来,双方的刀枪一接触,一些兵士丢了盔甲[kuī-jiǎ],倒拖着兵器就逃,有跑了一百步站住的,也有跑了五十步站住的。跑在后头的人因为自己只跑了五十步,就讥笑[jī-xiào]跑一百步的人(五十步笑百步)胆子太小了,您看可不可以呢?”

成语故事改编400字 成语故事改编400字作文

24、魏惠王说:“这怎么可以呢?他也是逃跑呀,只不过没跑到一百步罢了。”孟轲说:“大王要是明白了这个道理,就不用希望魏国的百姓比邻国多了。我看魏国跟别国差不多。猪狗在吃人吃的东西,大王不知道检点;路上有饿死的尸体,大王不知道开仓救济。大王真想把国家治理好,就应该少打仗,少派差,让百姓能按时耕种,安排好农活,让他们不再挨饿,不再受冻,

25、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跑到魏国来的。”

26、“五十步笑百步”就是从孟轲打的这个比方来的。两个人犯了同样的错误,只是程度不同,其中一个以为自己的错误比较轻些,就讥笑错误比较严重的人,可以说是“五十步笑百步”。

27、叶公[古时念作 shé-gōng]最喜欢龙。他穿的衣服上绣着龙,戴的帽子上镶着[xiāng-zhe]龙。他住的房子,墙壁上画着龙,柱子上雕着[diāo-zhe]龙。这些龙都屈曲盘绕,张牙舞爪,真是又华丽,又威武。

28、天上的龙听说叶公喜欢龙,真下来找他了。他的头才伸进窗口,尾巴已经甩[shuǎi]到了堂上。这一下可把叶公的魂都吓掉了。他脸色刷[shuà]白,回头就逃。原来他喜欢的并不是真的龙。

29、“叶公好龙”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。“好”是“喜欢”的意思。有人嘴上说喜欢某件事情,实际上并不这样,甚至还害怕某件事情,可以比喻作“叶公好龙”。

成语故事改编400字 成语故事改编400字作文

30、西施是春秋时候有名的美女。据说她就姓施,家住在若耶溪西岸,所以大家管她叫西施。若耶溪东岸也有个姓施的姑娘,长得很难看,大家管她叫东施。

31、东施听人家说西施长得漂亮,一心要跟西施学,西施怎么打扮,她就怎么打扮,西施怎么走路,她就怎么走路。有一回,西施得了心疼病,她皱紧了眉头,走起路来双手按住了胸口。人家看见了说:“这姑娘真可怜见的。”这句话传到东施的耳朵里。她以为人家又在夸西施的模样儿好看,便学着西施,也皱紧了眉头,双手按住了胸口。人家看见了可并不说她漂亮,反

32、而说:“这姑娘干吗装模作样,看了真叫人害怕。”

33、“东施效颦”和“效颦”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。“效”是“学样”,“颦”是“皱眉头”。从前人以为美人皱了眉头就越加俊俏。故事本来的意思是丑人不知道自己丑,硬要学美人的模样,结果越学越丑。这个成语的意思也是这样,如果用来说自己,就表示谦虚,说自己的根底差,学人家的长处没学到家;如果用来说别人,就讥笑别人不自量力,硬要跟人家学,结果越学越糟。这不是对别人的善意的批评。

34、晋国[jìn-guó]有个打虎的能手,叫冯妇。后来,他说他要做善人了,发誓不再杀生,当然也不再打老虎了。

35、有一天,冯妇乘着马车来到郊外,看到许多人在追赶一只老虎。老虎被逼到山脚下的一个角落里,没有路可以逃,回过头来,张牙舞爪对着追赶他的人。大家看老虎还这样凶猛,都不敢近前。

36、有人看见打虎的冯妇来了,就跑过来请他。冯妇卷起袖子,跳下车来,奔上前去,三拳两脚就把老虎给打死了。大家都称赞冯妇又为人们除了一害,可是也有人讥笑冯妇,说他自己发了誓自己不遵守,

37、“再作冯妇”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,意思就是再做一次冯妇,也就是像冯妇那样,再干一次自己说过不再干的事情。用这个成语来说自己,含有受人邀请或嘱托,不得不再干的意思;用这个成语来说别人,含有讥讽别人习性难改,说了话不算数的意思。

38、“负嵎[fù-yú]”也是从这个故事来的,“负”就是背靠着的意思,“嵎”就是山的角落。敌人被追赶到无路可逃的时候,还死不投降,有人干了坏事被揭穿了,还死不承认,都可以说是“负嵎”。因为他们就像故事里的老虎那样,逃到了山的角落里,还要回过头来反扑追捕他的人。为了说得清楚一些,可以把“负嵎”写成“负嵎顽抗[fù-yú-wán-kàng]”。在这里,“顽”是“死硬”的意思,“抗”是“抗拒”的意思。“嵎”可以写作“隅”。

39、王良是春秋时候有名的驾车能手。赵襄子[zhào-xiāng-zǐ]请了他去,跟他学驾车的本领。王良教得很仔细,赵襄子学得很用心。赵襄子学成了,跟王良比赛驾车。谁知道比了三次,赵襄子换了三次马,都落在了后头。

40、赵襄子不大高兴,对王良说:“您教我驾车,没把本领全教给我。”王良说:“我的本领全教给大王了,可是大王没好好地运用。驾车最要

41、紧的是让马和车配合得很好,驾车的人要把心思全放在调理马上,这样才能跑得快,才能跑远路。可是大王落在后头的时候,只怕赶不上我;跑在前头的时候,只怕让我给赶上。本来比赛嘛,不是跑在前头就是落在后头。大王把心思全放在我身上,还有什么心思来调理马呢?这才是大王落后的原因。”“争先恐后”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。故事原来的意思是一个人参加什么比赛,不能只担心自己的名次先后,而忘记了在比赛中尽量发挥自己的技能。现在用这个成语,只是怕落后要争先的意思。

42、晋灵公[jìn-líng-gōng]只贪玩乐,有一回,他命令手下的人筑一座九层的高台。许多大臣劝晋灵公不要这样浪费人力物力。晋灵公非常生气,说:“谁要是阻拦我,我就把他杀了。”吓得大家都不敢作声。有一个大臣叫荀息[xún-xī],他想了个法儿,进宫去对晋灵公说:

43、“大王,我会玩一个把戏,您想不想看?”晋灵公没想到荀息这老头儿也会玩把戏,就说:“你会玩什么呢?”荀息说:“我能拿十三颗棋子搭成一个台,再在台上堆九个鸡蛋。”晋灵公想,这些滴溜滚圆的东西怎么堆得起来呢?就叫人把棋子和鸡蛋拿来,要荀息堆给他看。荀息蹲下身子,先把十三颗棋子平铺在地上,再把五个鸡蛋竖在棋子上面。这五个鸡蛋有棋子垫着,倒还勉强能站稳。荀息又用三个鸡蛋堆第二层。这可不容易了,鸡蛋又圆又滑,一个不小心就滚了下来。荀息搭了一次又一次,终算又勉强搭成了。他再把最后一个鸡蛋非常小

44、心地放到堆儿尖上去。晋灵公看得眼珠子都瞪直了,嘴里不由得说:“好险哪!好险哪!”荀息把最后一个鸡蛋放稳了,站起来说:“这不算什么,比这更险的事

45、晋灵公惊奇地问:“还有更险的事儿?你说说看。”荀息说:“就是大王要筑九层高台的事儿呗。筑这座九层高台,百姓得

46、花三年工夫。这三年里头,男的不能耕田,女的不能织布,大家吃的穿的从

47、哪儿来呀!到头来弄得民穷财尽,百姓怎么能不怨恨大王呢?要是邻国乘这机会来攻打咱们,还要弄得国破家亡。那时候,您在这座九层高台上还能望见些什么呢?”

48、说,吓了一大跳,就下命令停止筑台。“危苦累卵”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。“若”是“像”,“累”是“堆起来”,“卵”是“蛋”。情况非常危险,可以说“危若累卵”。

49、有个人在田里耕地。忽然跑来一只野兔,一头撞在田边的大树上,折断了脖子死去了。那个人高兴极了,把野兔拾了起来。他从此放下了锄头,坐在大树下等着,希望再有野兔跑过来自己撞死在大树上。野兔当然不会再来了,那个人的田地可荒芜[huāng-wú]了。

50、“守株待兔”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。“株”在这儿就是“树”。这个成语有两个意思。一个是比喻有人把偶然发生的事情当作经验,还牢牢守

51、住不放。一个是比喻有人不愿切实地工作,妄想得到意外的收获。

52、有个老太婆,养着一只母鸡。这母鸡可是个宝贝,他每天下一个黄灿灿的[huáng-càn-càn-de]金蛋。老太婆每天能捡到这么一大砣[tuó]金子,什么事儿也不用干,日子还过得挺阔气。她闲得没法儿,就天天守着她的宝贝鸡,只盼望他早点下蛋。

53、有一天,母鸡照例又下了一个金蛋。老太婆把金蛋托在手上,心里想:“这宝贝鸡一天只下一个金蛋,真叫人等得闷气。不如宰了他,把他肚子里的蛋一古脑儿取了出来吧。”

54、老太婆拿定主意,真把这宝贝鸡宰了。没想到打开肚子一看,一个金蛋也没找着——长成的金蛋已经下完了,新的金蛋可还没长成。

55、“杀鸡取蛋”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。为了急于得到某种利益,毁坏了产生这种利益的根本,可以说是“杀鸡取蛋”。意思相似的成语有“竭泽而渔

56、[jié-zé-ér-yú]”——汲[jí]干了池塘里的水捕鱼。评论|

二、中国春秋时期的成语故事400字数

1、退避三舍:春秋时期,晋国内乱,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。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,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(一舍为三十里)。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。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,两军在城濮相遇,重耳退避三舍,诱敌深入而大胜。

2、一鸣惊人:相传楚庄王(另一说为齐威王)临政三年终日作乐,不理朝政。一臣下对庄王说:“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,三年不飞,三年不鸣,是怎么回事?”庄王说:“此鸟不飞则已,一飞冲天;不鸣则已,一鸣惊人。”然后整顿朝政,富国强兵,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。

3、卧薪尝胆:春秋时期,吴王夫差打败并俘虏了越王勾践。勾践给夫差喂了三年的马,受尽折磨,回国后立志报仇复国,请范蠡帮助训练军队,任用有贤能的人,自己亲自参加劳动并坚持睡在柴草上,每次饭前均要尝一个苦胆,后来终于灭掉吴国。

4、老马识途:春秋时期,齐桓公应燕国请求,带兵打败了山戎国的侵犯;山戎国国王密卢逃到孤竹国请求救兵,管仲跟随齐桓公打败了孤竹国的援兵。在回国途中,因假向导引入迷谷,使齐军受困。管仲建议用一匹老马带路而化险为夷。

5、负荆请罪:战国时,赵国有两位重臣廉颇与蔺相如,因蔺相如多次立功,赵王封他为相国,廉颇不服气,认为自己的武功盖过他的嘴。蔺相如为了国家,对廉颇多次避让,廉颇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后惭愧不已,便背着荆条,到蔺相如家门请罪,从此两人和好,成为同生共死的交情。

6、纸上谈兵:战国时,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书,能健谈用兵之道,连父亲也难不倒他,自认为是天下无敌。赵奢认为他是纸上谈兵不知交通。后来赵奢死了,赵括顶替廉颇带兵,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,赵王坚持,赵括在长平之战中损兵40万。

7、三令五申:孙武流寓于吴,吴王想试试孙武的军事才能,就将180名年轻宫女交给孙武操练。孙武将宫女分作两队,让吴王的宠姬当队长。孙武向宫女们交代了口令之后击鼓传令,宫女们一阵哄笑,队伍乱成一片。孙武再一次下达命令,宫女们只觉得好玩,根本不听命令。孙武说号令既然已经明白又不听令,这是头领之罪,下令将两名队长处死。吴王急忙叫人传令不能斩杀王妃,孙武仍然杀了两个王妃。然后,孙武重新操练宫女,这回没人敢不听号令了。

8、围魏救赵:战国时,魏军围困赵国京城邯郸。赵国向齐国求救,齐威王命田忌为将,孙膑为军师,出兵救赵。田忌原想直接引兵去救赵国的邯郸,孙膑主张引兵去围攻魏国的京城大梁,魏必回兵自救,这样,不但能解除赵国的围困,还能使魏军疲劳不堪。田忌采纳了孙膑的策略,引兵直奔大梁。魏军闻讯急忙撤回围攻邯郸的部队,星夜回军援救大梁。走到桂陵,齐军以逸待劳迎击魏军。魏军大败,几乎全军覆没。

9、胡服骑射:战国时,赵国国君武灵王决心变革图强。武灵王见胡人(少数民族)身着窄袖短褂便服,骑着战马,边跑边射箭,行动迅疾,十分灵活,便决定向胡人学习,改革士兵服装,发展骑兵。不到一年功夫,赵国拥有一支强大的骑兵,经过南征北战,赵国成了当时有数的强国之一。

10、窃符救赵:战国时,秦国派兵围攻赵国的都城邯郸。赵国向魏国求救,魏国派兵前去救赵。秦国听说魏国派兵救赵一事,派人去魏国威胁魏王,魏王屈服于秦国,下令让前去救赵的魏兵按兵不动。赵王向魏国公子信陵君写信求救。信陵君曾为魏王的宠妃如姬报了杀父之仇,信陵君请求如姬从魏王那里盗出了兵符,从而夺取了兵权,率领几万精兵,奔赴邯郸,打败了秦军,解了邯郸之围。

三、成语故事作文400字

1、无论在学习、工作或是生活中,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,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。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?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成语故事作文400字5篇,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2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朋友,那么,大家有没有想过,我们能不能与一本好书交朋友呢?我的回答是能!因为,我觉得,没有书,生活将会变得枯燥乏味,了无生趣。

3、那么,现在,我就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好朋友,它就是《成语故事》。

4、我之所以喜欢这本《成语故事》,是因为这本书帮助过我解决难题。说来话长:有一次,爸爸想要考考我,便问我毛遂自荐的意思与由来。我正暗自烦恼,因为那时,我对成语不是很精通,骤然间,我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:《成语故事》里会不会有毛遂自荐的意思与由来呢?想到这,我急忙从书橱里拿出《成语故事》,翻到目录,终于找到了毛遂自荐的标题,于是,我翻到相应的页数,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。过了一会儿,我胸有成竹地走到爸爸面前,将毛遂自荐的意思与由来照着书上所写,复述了一遍。话音刚落,爸爸便竖起大拇指,面带微笑地点点头说:嗯,答得很好!

5、就这样,我迷上了成语,之后,《成语故事》里很多成语的意思与由来,我都略知一二。《成语故事》这本书就像一条船,载着我在成语的海洋里荡漾;它又像我们一位不会说话的老师,教我学成语;它更像一把金钥匙,替我打开成语世界的大门。

6、前段时间我读了成语故事,了解许多成语的故事。比如一心一意、门庭若市等等。

7、其中我记的最清楚的是“门罗可雀”这个的故事是这样的从前有一个人,他当上了官,天天都有人来拜访他,后来他被免去了官职,他们家门前就十分的.安静,简直可以张网捕鸟了,后来他又当上了官,他家来拜访的人又是络绎不绝,他感慨的贴了几句话在门上:一生一死,乃之交情‘一贫一富,乃知交态;一贵一贱,交情乃见。从这个故事中我想到社会中的贿赂,那些人通过给那些官员钱来让自己获得利益,难道这不是可耻的行为吗?

8、还有朽木难雕这个成语我也记的很清楚,它的故事是说孔子的学生宰予说起话来娓娓动听,孔子认为他必成大器,可是不久宰予暴露了懒惰的毛病,一天孔子在给大家讲课,可宰予却在房间里睡大觉,学生们听到了之后哄堂大笑,孔子叹了口气说:“腐烂的木头是雕刻不得的,粪土似得墙壁是粉刷不得的。宰予是个言行不一的人,我要从他那吸取教训,不能再以言信人了!从这个故事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,看人不能看他的外表和语言,应该看的行动,来决定。

9、这两个故事是我印象最深刻的,还有许多其他的成语故事,也十分精彩。

10、汉献帝时,曹操独揽朝政大权,挟天子以令诸侯。一次,曹操率领大军南征刘备、孙权,孔融(孔子后代)反对,劝曹操停止出兵。曹操不听,孔融便在背地里发了几句牢骚。御史大夫郄虑平时与孔融不睦,得知这个情况后,便加油添酷地向曹操报告,并挑拨道:“孔融一向就瞧不起您。”“祢衡对您无理谩骂,完全是孔融指使的。”曹操一听,大怒,当即下令将孔融全家抓起来一并处死。

11、孔融被捕时,家中里里外外的人一个个害怕得不行,但是他的两个八、九岁的孩子却在那儿玩琢钉的游戏,没有一点惶恐的样子。家人以为孩子不懂事,大祸临头还不知道,便偷偷地叫他们赶快逃跑。孔融也对执行逮捕任务的使者恳求说:“我希望只加罪于我本人,两个孩子能不能保全?”不料两个孩子竟不慌不忙地说:“爸爸,你不要恳求了,他们不会放过我们的,覆巢之下,安有完卵?恳求有什么用?”结果,两个孩子从容不迫地和父亲一起被抓去处死。

12、后人即以“覆巢之下,焉有完卵”作成语用,比喻整体遭殃,个体(或部分)亦不能保全。

13、马援,字文渊,茂陵人。东汉初年,刘秀做了皇帝,称光武帝。当时,政权虽已建立,但天下尚未统一,各路豪强凭借自己的军队,各霸一方,各自为政。在各路豪强中,公孙述最为强大,他在成都称帝。为此,在陇西一带称霸的隗嚣,派了马援去公孙述处探探情况,以商讨如何能长期地割据一方。马援在隗嚣手下,是个很受器重的将才,他接受使命,信心百倍地踏上征途。因为公孙述是他的同乡,早年又很熟悉,所以这次去,他心想一定能受到热情的欢迎和款待,可以好好地叙日说故。然而事出意外,公孙述听说马援要见他,竟摆出了皇帝的架势,自己高踞殿上,派出许多侍卫站在阶前,要马援以见帝王之礼去见他,并且没说上几句话就退朝回宫,派人把马援送回宾馆去了。接着,公孙述又以皇帝的名义,给马援封官,赐马援官眼。对此,马援当然很不愉快,他对手下的人说:“现在天下还在各豪强手中争夺,还不知道谁胜谁败公孙述如此大讲排场,自以为强大,有才干的人能留在此与他共同建立功业吗?”马援回到隗嚣处,对隗嚣说;“公孙述就好比井底的青眺,看不到天下的广大,自以为了不起,妄自尊大,我们不如到东方(洛阳)的光武帝那里去寻找出路。”后来,马援投靠了光武帝刘秀,在光武帝手下当了一位大将,竭尽全力,帮助光武帝统一天下。最后,公孙述被刘秀打败。

14、【释读】妄:过分地;尊:高贵。形容人狂妄地夸大自己,以为自己了不起,轻视别人。

15、在我没上小学的时候,有次妈妈带我去爬山。当我爬上座山峰时,我自豪的对着天空大喊:“我爬上世界最高的山了!”

16、妈妈摸了摸我的头,笑着说:“你真是只井底之蛙,世界上比这高的山多的是。”妈妈的话音刚落,我就接着问:“井底之蛙是什么?”妈妈回答说:“是只井底的小青蛙呀!”我好奇的问:“我明明是人,你为什么说我是青蛙呢?”妈妈笑着说:“井底之蛙是个成语,形容个人没有见识。”我又问:“成语又是什么呢?”“这个……你还把我问住了,我们去买本成语故事看看吧!”妈妈说。

17、后来,妈妈真的给我买了本《中华成语故事》。每天晚上,妈妈都要给我讲几个成语,故事生动又好听,我总是听得津津有味。成语故事里有填海的精卫和追日的夸父,还有画蛇添足的人和守株待兔的人……

18、现在,我长大了,是名二年级的小学生。我已经可以自己阅读《中华成语故事》了。慢慢地我明白了:个成语就是个故事,个成语给我讲述了个道理。不知不觉地我学会了好多成语,它就像条船样带着我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。

19、我们中国有这么多成语故事,中国真了不起呀!本《中华成语故事》可以让我更多的了解中华文明。

友情链接
著作权保护 | 会员协议 | 免责声明 | 隐私声明 | 中央教科所教育实验课题:DHA070146

睡前故事网拥有2万个故事为您提供: 睡前故事在线听, 听故事, 儿童故事在线睡前故事网网站地图